开局时刻的工作安排,往往传递着特殊的信号。
1月4日,新年第一个工作日,全省“六水共治”攻坚战动员部署会在文昌召开,打响了“六水共治”攻坚战的“发令枪”,也体现了治水在海南全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。
当前的海南,承担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使命,何以将治水放在突出重要位置?
如果将海南比作一个“人”,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提供动力的“心脏”,热带雨林是吐故纳新的“肺”,那么水生态系统则是维持新陈代谢的“肾脏”。
可以看出,“六水共治”攻坚战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、建设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等同重要,是一项看似细微、实则事关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局的重要工作。
“云散月明谁点缀?天容海色本澄清”“飞泉泻万仞,舞鹤双低昂”……海南山水之美,流传千古,惠泽世代。
2013年、2018年,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海南时,都引用古代人文雅士的诗句,赞美海南生态环境。他强调,海南生态环境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贵财富,必须倍加珍惜、精心呵护,使海南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。
这份宝贵财富,不仅是海南的,也是全国的。海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,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全面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,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、不能变差。
保护生态环境,既要全面推进,也要重点突破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海南重点开展空气污染防治,取得了较好成效,PM2.5年均浓度从18微克/立方米下降到13.5微克/立方米。
盘点海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,水治理是薄弱项。2021年以来,省委书记沈晓明开展了一系列巡河和水环境调研,召开了渔业转产现场推进会、总河湖长会议等重要会议,并得出判断:海南河湖库和近海海域等水生态环境质量虽然保持全国一流水平,但不代表我们的工作做得好。
全省“六水共治”攻坚战动员部署会深入分析了水资源生态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:水资源紧张和用水效率低下并存,局部水体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并存,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与运营效能不高并存,洪涝灾害易发与干旱威胁并存。
不能让水的问题成为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的“伤疤”。从这个层面来看,打好“六水共治”攻坚战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、践行“国之大者”的具体举措,是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要内容。
谈及海南的核心竞争力,生态环境无疑是首位的。
“青山绿水、碧海蓝天是海南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”“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,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”“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,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”……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生态与经济、生态与民生的关系,指出了海南的核心竞争力。
海南的山水,不仅绘就出如画的美景,孕育了多元的文化,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。没有好的生态环境,就没有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。“3+1”主导产业发展,人才集聚,民生改善,无不依托于青山绿水、碧海蓝天。
水,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。水,作为自然资源,具有基础性;作为经济资源,具有战略性;作为社会资源,具有公共性。
从这个层面来看,做好治水工作就是打牢海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,就是夯实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“里子”,具有重要战略意义。
当前,有些地方、部门和干部对待治水工作存在错误认识:有的心存顾虑、怕影响经济发展,不愿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;有的认为治水是潜绩,短时间内很难见效,担心“吃力不讨好”。这都是没有正确把握治水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表现。
其实,治水是打基础、利长远的事,是促发展、利民生的事,也是领导干部应该追求的政绩。
“六水共治”,是一场攻坚战,更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水里、岸上同时用力,需要与制度改革、产业转型、社会治理、作风建设等工作共同推进。
抓治水就是抓改革。“六水共治”是将水资源、水环境、水生态一体治理,需要创新体制机制,打破部门分割、地域屏障,形成科学规划、统筹安排、有序实施、强化质量的水系统治理合力,实现从“各自为政”向“协同发力”转变。
抓治水就是抓发展。治水,倒逼产业转型。只有大力引导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往绿色、生态、集约转型,才能从根子上解决水产畜禽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。同时,也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,把良好的水资源生态环境转化为旅游、渔业等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,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。
抓治水就是抓民生。海南虽然雨水充沛,但工程性缺水比较严重。“六水共治”攻坚战,不仅要还百姓一池清水,更要加快构建量质并重、丰枯相济、多源互补的供水网络,提升供水能力和品质,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、用上安全的水。
抓治水就是抓社会治理。治水关系着千家万户,也需要千家万户的共同参与。要建立健全市场机制,广泛发动群众,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参与度,形成党委领导、政府主导、公众参与的共建共享治水新格局。
抓治水就是抓作风建设。“六水共治”跨部门多、跨地域广,需要啃的“硬骨头”也多。唯有把“六水共治”作为锻炼干部的“磨刀石”,形成“比学赶超”局面,才能真正打造出河通渠畅、水清岸绿、美丽宜居的良好生态环境。
“六水共治”这一仗无可回避,非打不可。全省上下必须树立“抓治水就是抓生态、抓发展、抓民生”和“功成不必在我、功成必定有我”的政绩观,坚定决心,上下同心,打赢“六水共治”攻坚战。